各学院:
根据《重庆交通大学本科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实施条约,意指通过举办学科竞赛来激励大学生主动学习、拓展知识面,培养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并鼓励全校师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提高竞赛水平。经研究举办“招商交科杯”2025全国大学生隧道与地下空间设计创新大赛暨重庆交通大学校选赛,现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与背景
大赛主题:未来隧道——跨界融合与无限想象
大赛背景:未来的隧道设计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交通基础设施范畴,而是可以跨越多个领域,融合多种技术和理念,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空间体验。
要求设计一个跨越传统界限的隧道项目,可以是交通、能源、环境、艺术、科技等领域的融合。探索隧道空间如何成为连接不同功能、不同文化、不同生态系统的纽带,以及如何通过创新设计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创造独特的地下空间体验。作品应强调设计的原创性、前瞻性和多元性,展现未来隧道设计的无限可能。
二、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公路学会、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工程分会、重庆交通大学
三、大赛信息
项目名称:跨领域综合隧道设计
参赛对象:重庆交通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均可自由组队参赛,每小组人数至多5人。鼓励在校大学生跨专业、跨年级组队参赛,无专业背景及年级要求。若有研究生参赛,每支参赛队伍中研究生人数不应超过3名。
参赛方式:线上报名、线下宣传点报名。
竞赛形式:校赛阶段由各参赛队伍统一将资料发送给大赛学生负责人,在重庆交通大学南岸校区创新工场进行评审。
竞赛内容:展示设计方案、制作实物模型、设计动画模型(可用BIM制作)、汇报答辩、多媒体演示、详细参数拟定。具体内容请参见比赛文件。
作品设计要求:项目不限,参赛者自行确定项目背景和功能需求,开展概念设计和局部模型制作。
1.创新性:设计方案应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可行性:方案需具备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能够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实现。
3.实用性:设计应充分考虑用户体验,提供便捷、舒适的服务。
4.可持续性:方案应符合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安全性:确保设计方案的安全性,包括结构安全、运营安全等方面。
四、活动进度安排
大赛总时间节段为2025年3月10日至2025年4月19日。
3月10日—3月31日:大赛宣传和报名,报名截止(3月31日)
4月5日—4月10日:提交设计理念书、实体模型
4月19日:重庆交通大学校赛评审,确定复赛推选队伍。
五、参赛服务与支持
1.资金支持
总赛区向参加校赛获奖的小组最多提供500元基础资金,用于模型材料购买及其它竞赛费用支出。
各队基础资金先自行垫付,联赛结束后,统一核对,另行退补,各项开支仅限增值税发票,实报实销。
2.指导老师
校赛设置固定指导老师,学生可自行联系,进行赛事及技术指导,每个团队最多可设置2名指导老师,每名指导老师可至多指导2名队伍。
3.场地提供
校赛赛场设在重庆交通大学南岸校区创新工场;
六、奖项设置
1.奖项及奖金
校赛奖项初设一等奖2组,二等奖3组,三等奖5组,颁发获奖证书;另外设置创新创意奖、优胜奖、优秀指导老师若干。具体奖项设置根据实际报名情况调整。
国赛设置特等奖2组、一等奖8组、二等奖10组、三等奖20组、优胜奖、实物模型制作一等奖5组、实物模型制作二等奖5组。优秀指导老师和优秀组织奖若干。特等奖颁发奖金10000元及荣誉证书;一等奖颁发奖金3000元及荣誉证书;二等奖颁发奖金2000元及荣誉证书;三等奖、实物模型制作奖颁发荣誉证书。
2.评审原则
校赛由评审委员会在评审现场统一评审。每组作品分板块进行评审,以百分制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算出平均分即为该模块的得分。每个模块的得分根据加权求和算出结果即为该组的最终得分。
七、其他事项
1.实体模型的归属问题
所有参赛组的实体模型重庆交通大学隧道协会都对其有绝对的归属权,一旦提交作品,作品参赛结束后不再返还给参赛组。
2.比赛声明
所有参赛组应签下协议书,绝不浪费制作材料,承诺按时按要求提交参赛作品,不可抗因素除外。
每个队伍只能提交一种设计方案,设计方案须为原创,杜绝抄袭。
八、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向有豪、谢广东:16623357985(重庆交通大学隧道协会);韦良文:13996264296;杨红运:15826187077;周小雄:13274930704。
赛事邮箱:2926448879@qq.com
赛事报名群:1035167036
教务处 土木工程学院
2025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