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学信息> 通知公告> 学科竞赛> 正文

关于公布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级重点培育项目名单(第一轮)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4-15    浏览次数:    来源:

各教学单位:

根据《关于做好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级重点培育项目遴选推荐工作的通知》(交大教〔2025〕17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提升参赛团队的创新实践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为市赛国赛储备优质成果,学校组织开展了校级重点培育项目遴选工作。本次遴选聚焦高教主赛道(本科生组)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经学院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现将结果公布如下。

一、遴选情况

学校邀请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专家,从项目创新性、团队构成与协作、商业模式可行性、社会效益与带动就业前景、教育引领价值等维度,对各学院推荐的项目进行了综合评审,兼顾项目当前的成熟度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最终确定校级重点培育项目13个(名单见附件),其中高教主赛道(本科生组)11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2个。

二、工作安排

1.建立帮扶指导机制:针对校级重点培育项目建立指导专家与项目结对指导机制。通过开展集中培训、一对一指导以及定期巡回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校级重点培育项目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指导,助力项目优化提升。

2.动态调整项目库:结合学校大赛各阶段的评比情况和专家的跟踪辅导反馈,学校将实时开展校级重点培育项目的动态调整。对于经过专家指导后仍不成熟的项目,将不再纳入后续培育范围;同时,对于各学院后续挖掘出的优质项目,经学院推荐并经学校评审后,将积极纳入校级重点培育项目库,给予重点支持和打磨提升,确保校级重点培育项目始终保持高质量、有潜力的发展态势。

三、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各学院要进一步提高对大赛的重视程度,深入挖掘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持续为校级重点培育项目提供支持和帮助,推动项目不断成长。

2.积极配合:校级重点培育项目的指导教师和团队成员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帮扶指导工作,按照专家意见和学校要求,认真开展项目优化工作,确保项目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3.信息报送:各学院要持续关注校级重点培育项目的进展情况,每2周向学校报送项目进展信息,以便学校更好地开展动态管理工作。

附件: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级重点培育项目名单(第一轮)

教务处

2025年4月15日

附件

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级重点培育项目名单(第一轮)

序号

学院

项目名称

赛道

组别

项目负责人

项目成员

指导教师

1

土木工程学院

智桥行动——让桥梁荷载试验效率提升300%的AI解决方案

高教主赛道

创意组

李政燎

李化斌、陈永灿、胡祖宋、申振宇

郭增伟、王贺

2

河海学院

智创光藻耦合技术——高COD有机废水处理与生物柴油联产系统

高教主赛道

创意组

刘凤君

袁冰、毛馨艺、王茜茜、罗小珊、张一祎、王精凤

陈晴空、赵小飞

3

交通运输学院

云隧天盾——山区隧道群全域感知管控系统

高教主赛道

创意组

徐栋浩

张尚义、李其霞、刘崇岭

吴攀、刘唐志、吴伟、刘星良、刘通

4

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风池电测”—新能源汽车电池燃爆检测领航者

高教主赛道

创意组

王泓理

胡家源、周帅、高欣怡、梅傲寒、冉雪芹、薛从恺、兰子坤、符龙熙、王壮壮、邬建豪、李诗涵、胡伟、杨俊杰、任浩妮

何泽银、孙世政、杨金

5

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RBOS——未来无人设备决策生态定义者

高教主赛道

创意组

黄彦钧

白云天、许昊琦、杨越、郭丞瑜、潘德泉、杨宸、朴相赟、李鸿震、徐黎芃

刘礼标、何泽银

6

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

海上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高教主赛道

创意组

伍茂真

钟宝华、邓皓心、石文、王铃、周灏诚、何宇、罗欣玥、代贵宏

赵滕

7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睛”彩“视”界—基于人工智能的视力训练革新者

高教主赛道

创意组

田仁杰

罗霁洋、雷向东、文燕、杨冬秋、杨杰翔

蓝章礼、李柱

8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村脉流甦-巴蜀传统村落庚续焕新可持续发展的探索者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创意组

邱新媛

周燕鹏、黄溢琳、李开厚、李想、石芮熙、徐琪怡

董莉莉,姚阳

9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薄世精碳——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国产替代

高教主赛道

创意组

李玎苒

刘艺桢,王莫涵,宋朝冉,李金蔚,刘晓然

董莉莉,姚阳

1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恒安路面——新型环保抗凝冰材料革新者

高教主赛道

创意组

李宬彦

杨冬秋、周心语、杨丹丹、陈天祺、孔琴琴、姚嘉明、李睿、丁延辉、陈熙然、江苗源、潘昕、李锦坤

何丽红、樊小义、郭鹏

11

航空学院

畅航科技-陆空两用飞行器的领航者

高教主赛道

创意组

黎伊阳

王韵博、段依林、肖惠桐、陈洪、杜娅

邓涛

12

经济与管理学院

风驰电掣——一种基于切割磁感线+不倒翁式固-液摩擦纳米发电技术的波浪能高效收集装置

高教主赛道

创意组

殷月

耿日钦、徐钦爽、胡镇东、彭俊杰、陈永灿、何棂龙、焦点

张甫仁、李豪

13

马克思主义学院

心有爱·桥无止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公益组

柳思镒

杨雨龙、徐柄衡、冯佳敏、苏淇、牟燏、许家豪、何雅芸、张晶晶、曹永莲

向中富、周源